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最新资讯

CT检查不能随便做

时间:03-28 来源: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:212

CT检查不能随便做

患甲型流感(简称甲流)之后,很多人长时间咳嗽不好。那有必要做CT检查吗?哪些情况才需要做CT检查呢?CT也是一种X射线检查CT的全称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,是一种数字化放射诊断设备,在我国已经相当普及。进行CT扫描时,患者被送入机架,X射线球管和探测器围绕患者旋转扫描采集数据。此时,X射线通过患者身体,衰减后的射线被探测器接收,随后转化为电信号、数字信号等传送至计算机,经处理后最终实现重建体层影像。CT影像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病情。什么情况下需要查CT对于绝大多数人,甲流仅仅是上呼吸道感染,此时不需要做CT检查。但如果病程超过1周,有反复咳嗽、高热不退或者持续性的低热,甚至有气促、气急,或有明显的呼吸困难等,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,必要时做CT检查进行评估。尤其是出现精神淡漠、食欲不佳、乏力或萎靡不振的高龄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更须警惕。不提倡非必要的CT检查CT检查时所用的X射线是单一、质硬的高能射线,它和常规X射线摄影都属于X射线影像诊断。X射线检查程序中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取决于设备的类型、检查程序的类型、患者体型、检查部位,以及曝光参数等因素。CT扫描条件要求较高,与常规X射线摄影曝光条件截然不同,CT扫描时总辐射量要比常规X射线摄影大很多,导致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也相对较高。一次胸部拍片检查的有效剂量为0.02~0.1mSv(毫希沃特为X射线有效剂量单位,通常写作mSv),而一次胸部CT检查的有效剂量为6~8mSv,是胸部拍片检查的几十到几百倍。低剂量胸部CT扫描可以大幅降低剂量,有效剂量约为1.5mSv,但也显著大于胸部拍片检查。X射线对人体可产生两种基本类型的生物学效应:确定性效应(组织反应)和随机性效应。确定性效应是由细胞群损伤所致的一种辐射效应,通常情况下存在剂量阈值,即受照射剂量低于剂量阈值时不会出现效应,超过阈值时,剂量越高则效应的严重程度越大。随机性效应包括辐射致癌,以及由动物实验结果所推论的遗传疾患增加。它们在受照射后很久才可能显现出来,没有剂量阈值,其发生概率与剂量成正比,但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。单次CT检查,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很低,远远低于引起确定性损害的剂量水平。如果受检者反复接受放射学检查,则不能完全排除确定性效应的发生,可出现局部皮肤红斑、脱毛、溃疡甚至坏死,或诱发白内障等组织反应。对于大部分受检者而言,CT检查的累积辐射剂量很小,辐射诱发癌症的危险度很低。但流行病学证据表明,累积辐射剂量增加可引起癌症风险增加。此外,在非常低的剂量水平下,随机性效应的危险虽然很低,但仍然存在。因此,在临床中,应严格执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,尽量选择剂量相对较小的放射学检查,尽量控制两次放射学检查的时间间隔。咳嗽患者可以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,先选择一个剂量相对较小的常规拍片检查。常规拍片能提供很多信息,也更方便。在此基础上,患者再请临床医生帮助确定是否需要做CT检查。CT检查时应注意什么CT检查机房门口通常会贴有“电离辐射警告标志”,提示我们在候诊时,不要在机房门口逗留,以避免不必要的照射。当CT检查机房门上方工作状态指示灯亮起时,我们更不要擅自进入检查室,应听从医务人员的安排。在施行CT检查时,应严格控制照射野范围,避免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或组织(例如性腺、眼睛晶状体、乳腺和甲状腺)受到直接照射。医疗机构应当为受检者配备必要的放射防护用品,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或组织采取必要的屏蔽防护措施。建议在CT扫描中对受检者采用包裹式屏蔽防护措施。进行CT检查时,其他人员不得滞留在机房内。当受检者需要协助时,陪诊者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。常见的个人防护用品有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(方形)或方巾、铅橡胶颈套、铅橡胶帽子、含铅玻璃防护眼镜。在医院进行CT检查时,如医师未提供相关防护用品,接受检查者应主动提出需要佩戴检查室内的防护用品,以尽量避免甲状腺、生殖器官和眼睛等部位遭受电离辐射。儿童、孕妇、育龄妇女等人群是辐射损伤的敏感人群。敏感人群在进行CT检查前,医生应进行严格判断,尽量避免不必要的CT检查,并优化照射参数。育龄妇女在接受CT检查前,应告知医务人员自己可能怀孕或计划怀孕,以便医务人员作出更合理的诊疗安排。已怀孕或可能怀孕的妇女,只有具备明确的疾病风险指征时,才能进行照射其腹部或骨盆的放射学检查。文: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肖虹 王彬 高林峰编辑:王建影 栾兆琳 于梦非校对:杨真宇审核:徐秉楠 陈飞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最新资讯